<
t1b5小说网 > > 宦门逢春至 > 第467章
    杨安顺盯着图纸看了半晌,也摇摇头。卢玉贞道:“这事多半有些古怪。依我看,说不定是南边的菜都从一个地方买,可能有几车菜烂了坏了,吃了就要发作。”

    她想了想,又道:“咱们坐在这里想,总不是办法。不如去南边查看一下,到底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蒋夫人很是担心:“玉贞,繁华街市都已经成了这样,那边还不知道乱成什么光景。要不明天你细问病人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道:“这两天,我心里一直也在打鼓,如今挨个看人诊病再开方,怕是缓不济急。最好能有个速效的方子,还得是成药,容易取配的,七八成有用,这病就控住了。要是能快点找到病因,就简单多了。”

    杨安顺也道:“大掌柜,这个不怕,南面的路我熟悉,我陪着卢大夫去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蒋夫人看看他俩,也勉强笑道:“那好。我又想了一个办法,明天我去地藏胡同口那里守着,只说有路子能弄到寿材,跟他们家里有病人的多聊几句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连夜在铺子里做了些蒸饼馒头,起了锅就用纸包住,又用罐子盛了些熟水。第二天清晨,她们背着包袱,各自出发。

    她和杨安顺向南走,越走路上越是荒凉,尸首横陈,腐臭味道逐渐浓重起来,饶是他们口鼻都用巾帕掩住,也难抵挡。

    走了一阵,卢玉贞终于忍不住,在街角干呕起来。杨安顺吓了一跳,“卢大夫,你……”

    她强撑着摇头,“没事没事。”

    杨安顺见她脸色苍白,心里担忧:“前头有家惠民药局,咱们去坐一坐。”

    惠民药局门前也是门可罗雀。门口设了一个大缸,里头装着灰黑色的药汤。屋子里面坐了个伙计,口鼻捂的严严实实。

    卢玉贞见没人来取,便进门问道:“这是官府施药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伙计诧异地看着他俩,又指一指大缸:“自己拿碗盛走。”

    她问道:“这是什么药方子啊?”

    伙计斜了他们一眼,不耐烦地说道:“不知道,问这么多干什么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出了门,从包袱里取出一个瓢,到缸里舀了一点药汤。她走到一边,仔细嗅了嗅,“大概是白头翁汤。”

    杨安顺闻见味道,眼睛一下子睁大了,“这味道我记得。十年前,官府给的药汤就是这个。很管用的。”

    她眉头就皱起来:“白头翁汤清热解毒,是极有效的。刘院判这么开方,也有道理。可是人们都不来领,看样子是这方子不管用了。”

    那伙计走出门来,见她们在角落里嘀嘀咕咕,喝道:“什么人?”

    杨安顺陪笑道:“路过的。你这个药汤……好使吗?”

    伙计道:“上头怎么发,我们就怎么煮。好使不好使,我们就不知道了,全看个人的命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摇了摇头,带着杨安顺又往南走。路上的情景触目惊心,夏天的风一吹,燥热中带着点浮尘,她两眼发花,脚步也软了下来。

    杨安顺便问:“卢大夫,能不能走?我背你过去。”

    她勉强笑道:“我都听见河水声了,莲花河就在前头。”

    她们走到河边,河水看得出暴涨过,又落了下去,岸边用木头乱七八糟地搭着许多窝棚。杨安顺道:“我以前就住这里的。这个时辰,怕是没什么人,都出去讨饭了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一间一间看过去,果然如此。只有尽头一间窝棚里有几个刚会爬的孩子,脸上尽是脏兮兮的,由两个五六岁的女孩带着,玩在一处。

    孩子们见了她们,惊恐地站了起来。杨安顺摆摆手笑道:“卢大夫,你先出去站一站吧,我来问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就走到河边,天阴得像铁板一样,河水里臭气袭人,浮浮沉沉,飘的尽是尸首。只听窝棚里杨安顺叽叽咕咕说了几个她听不懂的词儿,孩子们就有问有答。

    过了一阵,杨安顺出来道:“我都问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他们离了河边,杨安顺小声道:“孩子们说,上个月河里飘下来许多牲畜,大人们就捞起来,搭了火烤着吃了。还有些打成捆的麦子,摘一摘穗子也能吃。从那以后,躺倒的人就越来越多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心里一惊,跺脚道:“洪水泡过的东西,都是有毒的,怎么能吃呢?”

    杨安顺道:“卢大夫,都是挨过饿的人,能有一顿算一顿,不吃立马就饿死了。孩子们还觉得那是难得的美味,换了你……”

    她低下头去叹了口气,从怀里取出那包馒头蒸饼来,自己留下一点,其余的都递给他:“给孩子们分了吧。”

    他接过去,又回到窝棚里。她站在原地只听见一阵尖叫声和笑声,也有小声道谢的声音。杨安顺道:“够他们吃一两天也好。这年头讨饭不易。”

    她回望着河边寻找着:“那些东西呢,还有没有剩的?得赶紧毁掉。”

    他只是摇头:“已经都吃完了。”

    她心里沉甸甸的,忽然忍不住流下眼泪来,又用袖子擦了擦。“我什么也做不了。”

    杨安顺道:“卢大夫,穷苦人命贱,都是不得已。咱们好好想,会有办法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