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1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圆(双重生) > 第353章
    哪里想到一朝天翻地覆,狄羌一战,不过半年改换局面。

    如今舅舅还把手里的权和人手,也分了部分给三表弟。

    这副架势,俨然以后的镇国公府,这个表弟是一定说得上话。

    卫陵接过递来的热茶,笑了笑,道:“今日诰命夫人们奉旨,要去见皇后娘娘。我夫人头一回进宫,局里的事务不算很忙,我便送她过来,没有去处待,只好来殿下这里讨杯茶。”

    闻言,太子失笑。

    那桩传得满城风雨的丑闻,与那出十里红妆的婚事。

    经这两月,人人议论,虽少些了,但还没彻底消停。

    他道:“不想表弟还是痴情种,你可知这次你大婚,碎了多少芳心。”

    卫陵拨转着剩半杯茶的盏,轻笑无言。

    打趣两句后,太子转到正事上,声调严肃,问道:“舅舅的眼睛好些了吗?”

    上个月,舅舅请辞致仕的折子,终在这个月被父皇朱红批准。

    折子里陈述诸多理由,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,便是身体不行,更甚失明。父皇感念舅舅当年的从龙之功,特意遣太医院的御医去公府,要为其诊治,却是回天乏术。

    他也是几日后才得知,让詹事府的官员前往公府看望舅舅,并送去补品。

    卫陵淡道:“不见好,大夫说上了年纪,旧疾频发,只能先调养身体,看看以后可还能复明。”

    但应当不能了,倘若郑丑不能医治,这个世上,他再找不到其他人,可以治好父亲那一身的病。

    从当初请郑丑进府的时日计算,父亲不过还剩五年可活。

    他停住手上的动作,看盏中清透的、还在荡着涟漪的茶水。

    太子只得叹息,不好多言,再转话说起另一人。

    正是昨日早上进京的峡州总兵傅元晋,现下正在御书房见他的父皇,想来是汇报这几年峡州的境况。

    昨日傍晚,公府收到拜帖时,卫陵已然得知傅元晋来京的消息。

    太子又一声叹气。

    “父皇将傅氏女作六皇弟的正妃,朝堂上闹了几回,还以让他去寻什么长生药,将人留在京城。如今傅元晋来京,我听父皇的意思,要把空缺出来的兵部右侍郎位置,留予傅元晋,可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这年末,原兵部右侍郎丧母,要回乡奔丧守孝,含泪上表请辞。

    大燕最重孝道,即便在年关忙地人团团转的时刻,皇帝还是立即应允。

    如此,职位便空缺出来。这些时日,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为这个职转动关系和钱财。

    太子却先一步得知了内情。

    变数再度发生,前世,兵部右侍郎的母亲未在这年病逝。

    卫陵只是笑笑,道:“他有着进士的出身,又坚守峡州,掌兵多年,经验丰富。若是上任兵部右侍郎,也是名副其实。”

    太子着急道:“可到时人留在京城,必定全力支持六皇弟,那孤……”

    他没再继续,沉默下来。

    听到三表弟平静无波的声音:“殿下,此事还要看陛下的决定。”

    *

    御书房内,傅元晋将这些年峡州海寇入侵的情况禀报清楚。

    错金博山炉里的龙涎香静静烧着,缭绕轻薄的香雾中,皇帝颔首道:“那处年年海寇不断,倒是辛苦你守在那里,才得以护住了我大燕的沿海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后,傅元晋连忙从椅上拔座,于金丝楠木的书案前,向皇帝行礼赔罪道:“是臣之罪,未能彻底除去海寇,以至于其反复滋生,扰乱民生。”

    他垂下眼,心里清楚,定是这两年催促户部拨银到峡州,惹得皇帝不满,借此在诘问他。

    “起来起来。”

    皇帝伸手虚扶两下,皱眉道:“朕这是在夸你,反倒让你自省什么罪责。说起来你当年春闱殿试,是朕亲笔钦点的进士,你也算是朕的门生,将你放到峡州总兵的位置上,是看得上你,你如今这番样子,倒要让朕自责。”

    傅元晋起身,又忙地道。

    “是臣自己问心有愧,当年得陛下重用,才有如今的臣,只望能更多为陛下解忧。陛下放心,臣定誓死为陛下护好峡州,争取早日荡平海寇。”

    一番忠臣表态,听得皇帝通体舒畅,笑道:“倒先不说这话,你可知兵部右侍郎的位置空出来了?”

    “进宣,朕属意你,不知你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惶恐之态立刻显在臣子的脸上。

    “臣昨日方才来京,还未听说此事。”

    又道:“承蒙陛下抬爱,只是臣资质尚轻,京中应有比臣更能胜任之人……”

    一番喋喋的推脱之意。

    皇帝随手拿起紫毫笔,低头在宣纸上练起《道德经》来,想起东厂的探听。

    昨日谭复春来报,他那个六皇子在傅元晋一进京,就迫不及待地要见人,好在这傅元晋是个聪明人,不枉费他重用此人,放到峡州那个地方。

    待听完话,皇帝正写到那句“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”。

    随口道一句:“你先回去吧,朕再想想。”